本网讯(见习记者 韩宇帆/文 学生记者 杨敏芮/摄)把握科技报道传播密码,赋能学校宣传工作。4月17日下午,长江大学第十七期新闻沙龙在东校区15号教学楼一楼国际学院报告厅举行。中国科学报社湖北记者站站长,高级经济师、主任记者,知名评论家、报告文学作家李思辉以“科技报道如何突破传播困境”,为学校教职工通讯员和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的学生记者传经送宝。

讲座中,李思辉深入剖析了当下科技报道面临的传播困境,从专业晦涩、外行难懂,到新闻呈现、专家难认,再到作品推出、流量难看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解读,以“三傻”克“三难”,即:傻乎乎地提问、傻呵呵地说服、傻墩墩地叙事,从而打破科技报道只有几百点击量的尴尬困境。他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与深厚的专业素养,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案例,分享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突破策略,包括如何向专家提出与科技相关且读者关心的问题、如何将晦涩的科技知识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,为在场人员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、启迪思维的知识盛宴。
李思辉强调,记者应在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,以受众需求为导向,采用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传递核心信息,并善于融合科技与人文故事,凸显科技成果在推动经济发展、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重要意义。
此次新闻沙龙为教职工通讯员和学生记者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,也为提升学校科技新闻宣传报道的质量和传播效果注入了新动力。参与师生纷纷表示,本次活动收获颇丰,未来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,努力创作出更优质、更具传播力的科技报道作品。
(审核 刘长华 编辑 陈平)